1949年10月15日,李宗仁的两名亲信旧部张任民(原广西绥靖公署参谋长)、韦永成(抗战时期第五战区政治部主任),联名于香港给桂林的白崇禧,发出了一封特急电:“黄启汉抵港,负有和平使命,北京对广西尚留有余地,请审时度势,进行妥协”,注意这个时间点是非常重要的!
图片
(南线大追歼林总剧照)
因为这一天,是第四野战军胜利结束衡宝战役的日子,在此前一个多月的战役中,四野全歼了桂军的四个主力师,白崇禧赖以顽抗的精锐,已经事实上不复存在,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,毛主席还是想给桂系留一条出路。
也就是和平解决广西问题,而不必要诉诸武力,应该说释放了最大和最后的善意,如果此时白崇禧能够悬崖勒马,八桂大地当可免于战火,也算给桑梓造福,可惜白崇禧最终选择了一意孤行,再次拒绝了和平谈判。
《白崇禧传》一书中,程思远先生如此写道:这是刘斐六月南来以后,北京第二次对白崇禧发出的和平讯息,但白崇禧此时的心态,除了“准备对历史交代以外,不作其他考虑”,翻译一下的意思,就是把个人的所谓名节,凌驾于民族大义之上。
既然桂系顽固到底,那就只能打!此后一段时间,军委和四野总部之间的往来电文不断,筹划发起广西战役,尤其是兵力使用问题成为讨论的焦点,而四野“林萧”首长提出的初案,让毛主席很不满意!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一、桂敌力量仍然不可小觑
桂系军队的规模,始终都不算很庞大,所谓的“本钱小、极灵活”嘛,特别是抗战胜利以后,老蒋为防止桂系坐大,利用裁军和整编的机会,只给桂系保留了三个整编师的编制,也就是恢复番号以后的第7军、第46军和第48军。
在衡宝战役中,第7军和第48军的四个主力师被歼,桂军总共损失了47500余人,几占基本兵力的三分之一,而且还是最精锐的部分,可以说一仗被打断了脊梁骨,那么白崇禧又哪来的底气,企图顽抗到底呢?
主要还是广西的保甲和民团制度,也是桂系在老蒋的监视和压迫下,搞出来一个所谓“藏兵于民”的办法,这样的制度,能够对打残的部队进行迅速补充,并且新兵素质不低,可以使部队很快恢复战斗力。
图片
(白崇禧剧照)
比如王牌第7军在湖南被歼大部,白崇禧10月初逃回广西后,立即调拨若干保安团,凑齐缺额恢复建制,当时军长李本一侥幸从战场逃脱,生怕白崇禧追究战败责任,一怒之下把他毙了,吓得躲到全州乡下,死活不敢来桂林。
后经张淦等人做保和疏通,李本一这才壮着胆子来见白崇禧,考虑到正是用人之际,白崇禧并未深究,而是让他仍任第7军军长“戴罪立功”,就这样,不到一个月时间,第7军乃至第三兵团的建制,基本重新恢复起来。
广西战役之前,白崇禧“华中军政长官公署”的作战序列内,又搭起了五个兵团、十二个军和30个师的架子,当然各师都不满员,正规军兵力只有15万余人,平均每个师不到5000人,还不如四野一个加强团人多呢!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不过除此之外,桂系在广西各地的地方武装,仍有10万之众,两者加起来总兵力超过了25万人,考虑到桂敌战斗力较强,素来用兵谨慎的林总,认为至少要调动两倍以上的兵力入桂,才有胜利的充分把握。
四野南下之际确实有80多万大军,但此时的兵力配置却很分散,想突然之间调集50万大军,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:首先,原来的军辖四师制,已经调整回三师制,原各军所辖的独立师,纷纷划给了新组建的地方军区。
其次,北方藉官兵初到江南,对饮食气候极不适应,除了战斗伤亡外,非战斗减员数量很大,总体来看,此时四野的每个军,基本降至40000到45000人的规模,十二个主力军的总兵力,也不过50余万人。
最后,四野在南下途中,先留了二个军在鄂西配合二野作战,再留了一个军在赣南,后又安排二个军在湖南就地剿匪征粮,用于进攻作战的兵力较为有限,如今想一下子调集50万大军,谈何容易?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二、四野首长主张杀鸡用牛刀
林萧首长同时还提出建议,认为广西战役打响后,白崇禧必然西逃云南:“则我二野部队是否可以五兵团先占昆明,以三兵团占贵阳,分割与阻断敌人,然后二野由昆明再向北解决四川问题为好,亦盼军委考虑”。
也就是说,为了解决白崇禧集团,四野首长还请求二野主力配合作战,再加上已经配属四野指挥的陈赓第四兵团,那就是二野全军!如此投入作战的总兵力,将高达85万人以上,简直是杀鸡用上砍牛刀!
毛主席对这样的兵力调用方案,表示出很大的不满意,认为桂军的残余力量,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强,并不需要调动这么多兵力入桂,四野首长显然过分高估了桂敌的力量,因此在复电中特别指出: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“衡宝战役被歼之七军、四十八军四个师,是桂系精锐,桂系正规军目前虽尚有六个师,但都不是精锐,桂系以外各军更差,因此,四野向桂林、柳州之前进兵力,已很充足,但如何进法,值得考虑”。
毛主席的意思很明确,四野目前进抵湘桂边境的五个军,再加上广东方向配合作战的陈赓兵团三个军,共计八个军35万人的的优势兵力,足以消灭全部桂敌解放广西,并不需要在留置湖南的野战部队中,再行抽调力量。
毕竟在湘桂交界待命出动的五个军中(38军、39军、40军、41军、45军),都是老牌精锐,其中光“东北五虎”就占了四个!再加上陈赓的三个主力军,对付15万桂系残军,还不是手到擒来?四野首长把敌情估计的太严重了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至于动用二野主力配合作战的建议,毛主席更是断然拒绝,指出“西南重心是四川,二野主力必须于12月进至重庆一带,贺龙率十八兵团占领成都一带,并迅速扩占全川”,言外之以,广西战役须由四野单独负责。
经过一番电文往来,出于尊重前线指挥员的目的,毛主席最终还是勉强同意,可以适量增加参战兵力,四野遂调第46军的二个师、第49军全部三个师,同时还命令邓华第十五兵团派出43军,加入广西作战。
至此,确定投入广西战役的总兵力,达到了十一个军的番号,共30个师的庞大力量,数量巧合吧?虽然我军也是30个师,却是整整45万大军,野战总兵力是桂敌的三倍之多,可谓是雷霆万钧之势!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三、毛主席有更深层次的考虑
事实证明,毛主席对桂敌力量的预估,以及对白崇禧固守广西的可能性,判断是非常准确的,广西战役于1949年11月7日正式打响,至11月中旬,白崇禧仅留少量部队布防桂林,桂军主力全速向粤桂交界撤退。
那就是企图要通过雷州半岛,从海路撤往海南岛了,于是不等作为二线部队的第46军、第49军赶到,四野两个兵团的五个主力军全面开始追击,在陈赓东路军的配合下,至月底已将桂敌大部合围。
经过39天的大追歼,战至12月14日,广西战役胜利结束,在消灭的17万多敌人中(含粤系余汉谋集团一部),俘虏人数竟接近16万人!换句话说,毙伤敌人的数量仅1万多,敌人的抵抗程度确实不强。
图片
(萧参谋长剧照)
毛主席对四野首长关于广西战役的用兵数量,为什么不太满意呢?除了敌情判断准确,主要是对北方形势隐隐有着担忧,认为四野不应动用全力进军广西,而是要抽出部分精锐,尽快北调中原,作为军委直辖的战略预备队。
毛主席已敏锐地发现,在二野、三野、四野渡江南下追歼,一野远赴大西北,而华北军区两个兵团又划拨给一野的情况下,我军在北方的力量太过空虚,“一旦有事”将面临无兵可调的困境,而兵力最富余的四野,必须尽快抽出力量回防。
因此在10月31日广西战役尚未打响之际,军委电示四野总部《关于兵力部署的几点意见》,这份指示非常重要,尽显老一辈革命家的高瞻远瞩,电文详细规定了四大野战军,尤其是四野今后的战略任务:
图片
(陈赓剧照)
“全国国防重点是以天津、上海、广州三点为中心的三个区域,二野入云贵川康后,三野只能防守华东,置重点于沪宁杭区域,以有力一部准备攻台,没有余力兼顾华北”,至于一野主力远在西北,自不必说。
重点来了,指示电特别说明:“现在华北只有杨成武兵团三个军及其他六个二等师,位于京、津、山海关一线,一旦有事,颇感兵力不足,四野在迅速解决广西问题后,拟以五个军位于两广,担任广州为中心之国防”。
同时“须以三个军位于河南,准备随时增援华北,其余各军,位于湘鄂赣三省并以主力位于铁道线上,以向南北机动”,其中北调河南的这三个军非常关键,如果四野主力全部投入广西作战,这个战略部署将被大大延迟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好在战力强大的四野,仅用一个多月就消灭了白崇禧集团,根据军委的指示,四野遂于1950年初,立即抽调最精锐的第38军、第39军、第40军北移河南,驻于郑州信阳等地(40军晚到,参加了海南岛战役)。
未雨绸缪啊!仅仅几个月之后,半岛战争突然爆发,以这三个王牌军重组的第十三兵团,火速车运东北组建了“东北边防军”,也正是第一批过江的志愿军部队,若非提前有所布置,后果简直不堪设想!
图片
(四野南下路线图)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正规的实盘股票配资平台,配资炒股网站,如何炒股配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