午夜23:30,丁先生(化名)搀扶着84岁的母亲,脚步踉跄地从青岛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急诊科大门走进来。老人双颊浮着不正常的潮红,双眼紧闭,呼吸费力,整个人几乎挂在儿子身上。“我妈喘不过气,头晕得厉害,在家测血压到200了!”丁先生声音发颤,字句都带着慌乱。
分诊台护士神色一紧,当即喊来值班的副主任医师于竹芹,三人合力将老人移上轮椅推入诊室。
高压190,低压110,心率破百。心电监护仪的滴答声里,于竹芹迅速安排吸氧、用药,又开了急查血项和心电图的单子。待老人情况稍稳,她翻开病历本,只见上面罗列着数种心血管药物,剂量频次都是mg、qd这类符号。“您母亲平时怎么吃药?”家属红着眼圈摇头:“我们不住一起,我也说不清楚。”于竹芹心里大概有了数:这混乱的用药方案,恐怕正是症结所在。
药物慢慢发挥作用,老人微微睁开眼睛。于竹芹拿着张写满字的纸,轻轻蹲在病床边,视线与老人齐平:“奶奶,您吃的这个长效降压药,每天早上吃一片,还有降血脂、抗血小板药都要记得吃;我给您打印了一份用药单,每一种药的药名、药的作用、吃几粒、什么时间吃,都写在这张纸上。另外也让您的孩子拍照留了一份以防丢失。”她顿了顿,声音更和缓了些,“以后盐要少吃,尤其是腌制的咸菜。”老人认真地点着头,丁先生感动地说:“今天有幸遇到您这么有耐心的医生,跟我们说得这么详细,这样我妈就不会漏服或错服药了。”
“奶奶,药单放口袋了”,于竹芹将医嘱单和那张写满叮嘱的纸张仔细折好,塞进老人口袋时,窗外已泛出破晓前的微光,而急诊科大厅灯光依旧,像暗夜里不肯熄灭的守候。
也许真正支撑生命的药方,不仅是写就于纸上那缜密条理的笔记和精确的药理,更是这份细致的叮嘱和温暖的守候——正是这不熄灭的温热,超越了病痛本身界限,成为身边最温暖的医靠。
相关新闻
发布于:山东省正规的实盘股票配资平台,配资炒股网站,如何炒股配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