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8年前,在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龙冈乡的境内,曾发生过一场极其罕见且特殊的战斗。敌我双方展开了长达七天七夜的惨烈厮杀,尽管我军将士几乎全部壮烈牺牲,但敌军却被我军顽强的战斗精神所折服。战斗结束后,敌军竟然在战场附近树立了纪念碑,不仅记载了战斗经过,更在碑文中高度赞扬了我军将士的英勇无畏。这就是红军历史上著名的“秤砣寨之战”。
1934年春,国民党军队发动了对苏区的第五次“围剿”。与以往不同,这次他们采取了稳扎稳打的策略,步步为营。每攻占一处阵地,就迅速修建碉堡和公路,逐渐将红军的活动空间压缩到极小范围。到五月中旬,敌军集中大量兵力,进一步加强围堵和追击,攻势异常凶猛,气势汹汹。
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,红军决定带领地方干部和后勤人员,总计一万多人向瑞金方向转移。曾山指挥的江西独立团中的一个连,担负起以秤砣寨这座天然堡垒为据点,掩护主力部队撤退的重任。临行前,红军高层要求该连至少坚守三天,然而连长毫不犹豫地回应:“请首长放心,我们要坚守七天,绝不让敌人突破这里!”
展开剩余71%连长为何如此自信?或许他深知,虽然我军兵力远远处于劣势,但秤砣寨凭借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的地形优势,完全可以发挥出巨大威力。秤砣寨是一座设计巧妙的堡垒。它建在一座高约150米的石山上,山体中部被挖空,分成三层。上层布满枪眼和炮孔,是主防御区;中层设有休息室、厨房和厕所,方便士兵生活;下层与河道相通,可作为隐蔽通道。外围环绕着宽阔壕沟、地雷阵和竹钉阵,堡内储备了大量粮食和弹药。虽然临时接手,但这个连队已充分做好了准备,战斗决非无的放矢。
5月12日,黑压压的国民党军沿公路杀到秤砣寨前,却被坚守此地的红军连队死死堵住。红军士兵充分利用地形优势,山头连成一片,厚厚的土层覆盖使敌人炮火难以奏效。敌军指挥官怒不可遏,甚至当场处决了两名炮手。敌人步兵发起猛攻时,首先遭遇的是红军布设的地雷阵,炸得死伤惨重。突破地雷阵后,红军隐蔽在碉堡内,利用机关枪和步枪从枪眼、炮孔中向敌人猛烈射击,近身敌人更被手榴弹砸得狼狈不堪。
红军指挥得当,战术灵活,弹药供应充足,使敌军多次冲锋均无功而返。敌方指挥官怒火中烧,连续五六天未能攻下一处小小关隘,遂从后方调集大量炮火对碉堡进行疯狂轰炸,整个山头几乎被炸得支离破碎。战斗进行到第七个夜晚时,红军一个连的大部分战士,包括连长,英勇牺牲,仅有七名战士在完成阻击任务后成功突围。此时,红军主力部队早已突破敌军包围,将其甩在身后。
正是这个连队在秤砣寨七天七夜的浴血奋战,为红军大部队赢得了宝贵转移时间,彻底挫败了敌人的围剿计划。战后,敌军为了“彰显功绩”,在战场附近立起一块所谓“纪念碑”,详细叙述了这场战斗的过程,盛赞其“剿匪”功绩,并将400多名阵亡的国军官兵姓名刻于碑上。
有趣的是,碑文中竟以颇为敬佩的口吻写道:“赤匪(对红军的蔑称)以数百兵力,顽强阻挡我军数千之众七昼夜,其骁勇善战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,令我军将士汗颜。”敌军在战后以碑文形式对我军将士公开褒奖,这在我军历史中实属罕见。这段碑文被载入龙冈地方史志,当地不少老人至今能背诵。遗憾的是,这块纪念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被毁。
数年后,当地政府为了缅怀牺牲在秤砣寨的红军将士,重建了纪念亭和纪念碑,碑上刻有毛主席题词:“英勇牺牲的烈士们千古。”这段历史和英勇故事也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。
发布于:天津市正规的实盘股票配资平台,配资炒股网站,如何炒股配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